快手引流應該發什么? 快手精準定位引流!
yanfei 2020-10-15 15:45你真正了解快手嗎?
快手的前身,叫"GIF快手",誕生于2011年3月,最初是一款用來制作、分享GIF圖片的手機應用.2012年11月,快手從純粹的工具應用轉型為短視頻社區.
彼時,抖音還沒建立.美拍、小咖秀等對手還在搶奪一二線商場,快手悄摸摸完成了三四線城市的布局,坐穩了"下沉之王"的寶座.
在2014年以后,在國內出資界有一股"消費晉級"的風潮,粗心便是"屌絲經濟"要完蛋了,就要消失了,接下來要進入小資生活的世界了.
但是,"消費晉級"是存在的,但和互聯網前期出資并沒有太大關系,由于越有錢的人,越不需要互聯網.中國的互聯網是屬于屌絲的,這一點不會變.
而快手之所以能成功,便是由于準確地發現了需求,然后經過優秀的產品和運營持續滿足了這種需求.快手滿足了四五六七線鄉鎮和鄉村屌絲青年們自我展現、內容分享的娛樂需求,這種短視頻是大城市白領無法理解的,但卻是切切實實存在的,并且是如假包換的UGC.
所以不要試圖去鄙視快手,由于你上的知乎,并不比快手高超多少,并且知乎自身也越來越向低齡、低學歷、屌絲化去進發.
這樣并沒有什么不對,相反這樣是對的,金錢就在這個點上.
做過互聯網創業的人,都知道,做產品,做運營,一切一切的起點,都是需求.
脫離需求,一切都沒有意義.需求錯了,一切都是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快手和抖音的異同之處
圣經《新約·馬太效應》中有一句話,"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剩余;沒有的,連他一切的也要奪過來."抖音便是一種馬太效應,跟微博有點類似.你是網紅或大v,那就能夠獲得更多的曝光、流量扶持,強者恒強; 你是普通用戶,小通明,抱歉,官方沒有引薦,發表了也沒人回應,弱者愈弱.
而快手的設計邏輯是給普通用戶供給了一個相對平等的一個競爭環境."我就想做一個讓普通人都能平等記錄的產品."創始人宿華這樣介紹快手.
如果說快手是重視和引薦兩條腿走路,那抖音只有一條腿——引薦.
抖音內容更偏向于時尚娛樂、新聞熱點,而快手則更趨向于鄉土、生活百態.
當然,二者也開端有慢慢同質化的趨勢了.
講真的想在短視頻職業里邊掙錢,平臺實際上是均等的,不管是快手還是其他.只要你有粉絲你有流量,你能夠得到足夠多的重視度,你就能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