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電商時代, 小紅書提高轉化率的技巧有哪些?
yanfei 2020-09-28 10:09一品的線上【品說】欄目做了一期關于內容電商的討論,一共談了五個話題,從內容電商的概念到實操,再到最后幫助某米酒品牌開腦洞,今天把相關的內容整理分享給大家。
一、內容電商和傳統電商有哪些區別?傳統電商一定要轉型嗎?
1、傳統電商
基本要素:
1)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
2)通過打折促銷產生交易
3)用戶注重產品功能和價格
好處:有著眾多成熟的第三方平臺
風險:傳統電商平臺流量成本越來越貴,大部分企業無法承受
2、內容電商
基本要素(除傳統電商要素之外):
1)需要提供內容解決方案的團隊
2)消費場景環境改變,內容電商通過有趣好玩的內容產生購買
3)產品訴求發生改變,從功能好、價格低到產品人格化、創始人態度等因素
好處:
1)降低渠道成本,內容成為了很好的切入點
2)激發用戶需求
3)建立信任度
4)增加用戶粘性
風險:
1)在內容上需要持續的投入
2)銷售轉化有難度
3、傳統電商一定要轉型嗎?
這個問題大家的一致看法是,需要。一是傳統電商平臺流量越來越貴,二是消費者越來越趨向于通過有溫度的文章、視頻等內容去對產品產生好感。
二、內容電商有哪些類型?
1、UGC口碑體驗:小紅書
?
小紅書是分享型社區發展來的平臺,優勢是海量的UGC內容,通過深耕社區內容成功轉入電商。
2、優質的PGC內容電商:、
分享知識、技能、方法:優集品、清單、好物
?
這些電商有個共同點,就是在知識和技能領域做了非常深的挖掘,而且產出了很多優質專業的內容。
?
對于這些品類來說,對品牌的好感度和信任,來自于你的專業度。比如你賣的是生活類產品,你的專業度就是懂生活。懂得如何幫助消費者解決生活中的小困擾,喜聞樂見的方式告訴你不懂的東西。
就拿“洗澡”這件事來說,清單里有五六個標題,比如《走出浴室的時候,我也希望自己是女神》、《后背長痘、小腿起皮,可能是你用錯了沐浴露》,這些跟我們以前做傳統媒體是一樣的,同一個事情,從不同的角度切入,縱向深挖,就會發現很多對消費者真正有價值的內容。
?
主題式推薦:氧氣、步履不停
最后談一類APP,我瀏覽的時候,很快會將我籠罩在一種氛圍里,我把他們看做,賣感覺、賣故事的小眾電商,但他們必定會吸引那一部分有相同氣質的人,讓你有歸屬感和共鳴感。
?
氧氣精致的排版,撩人的文案,雜志一樣的視覺風格,普通粉絲的內衣照,在流鼻血的時候就下單了。
群友補充推薦:新氧、enjoy、醫美推薦、樂純酸奶
三、?內容設計有哪些技巧,從而提高電商轉化率?
?
1、說人話,一道切中用戶痛點
?
提煉賣點的時候,圍繞產品主訴求。當時李叫獸出過一篇X型文案、Y型文案的文章非常火,我們根據這個方法論做了一個帖子并且去投放,效果非常好。
2、跟上時令或熱點,讓用戶注意到你
去年3月份我么做過一個送枕頭的活動,當時做了一個H5,當時正趕上《超能陸戰隊》放映,里面有個大家特別喜歡的角色,我們就臨時把標題改成“免費抱回家,大白陪你睡”,這樣的H5打開率相當高。
?
關于時令,根據公關時間表,我們可以早早準備。比如我們去年九月我們就做了一個關于國慶旅行的小游戲,輸入姓名,就會出現一個目的地和各種奇葩的事情,最后我們把標題定成:《這個十一,不要找某某某加班,他要去干嘛》,結果在沒有任何推廣的情況下有3000萬的點擊。
3、用細節增加用戶行動力
實戰中,不管是頁面設計還是APP推送文案,在行為上都需要給用戶一個有效的引導。比如一個箭頭、一個按鈕、一句有吸引力的文案。
?
4、多講用戶故事
?
找到100個用戶下單,可能是朋友,或者線下轉線上的客戶,把他們反饋的圖片、文字包裝成精彩的內容發在電商平臺,這樣的內容,對其他用戶來說,信任度非常高。
?
5、在電商的流程體驗上做設計
?
對于獨立電商平臺來說,最大的問題之一是信任問題。因為京東,淘寶平臺有退款機制,但大多獨立電商平臺是沒有的,這里需要品牌和消費者建立更大的信任。
?
所以這里需要在流程體驗上做設計,比如產品的布局,在10個產品中優化出一個爆品。這個爆品可能不賺錢,但可以降低用戶第一次購買門檻,讓他有一次完整的體驗過程。不過要注意即使是爆品也不能免費給到用戶。
?
最后不要指望用戶一進來就信任你,買你的產品,用戶運營是電商運營中最高的級別,精準的CRM管理和推送也尤其重要,這方面今年做得比較好的是唯品會。
四、?電商推廣如何巧花錢?你遇到過哪些坑?如何避免?
1、跟大V建立深度的合作 @Crystal
在找大號合作這個事情上,很多企業會看到某個大號的閱讀量很高,就粗放的買買買,而沒有認真去找跟自己用戶精準匹配的賬號,導致最后的轉化率非常低。
另外和一些炙手可熱的大號合作,如何才能達到轉化率最大化?需要更深度的建立關系,讓產品上得到大V的認同,認真的去植入推薦,具體有以下幾點:
1)充分了解大號的情況,他們擅長的話題點。
2)自己產品和大號的契合度,找準之后再去投放
3)盡量讓大V進行產品體驗
4)給大號的粉絲一些福利、專屬特權
2、找網紅不如自己做網紅 @覃叫獸
?
最近大家都覺得網紅是一個非常好的模式。我去了解了下,一些外包公司他們首先會出一個網紅模特,簽約后會有一個品牌服務費用,之后去收轉化提成。我們整個費用算下來,發現比投傳統媒體的費用更高。
?
如果網紅有用,不如把企業老板自己變成網紅,或者客服小妹變成網紅,因為他們對產品更了解,知道怎么跟用戶互動。當然這是個趨勢,大家可以嘗試,但實踐下來我發現,很多公司的體量還不足以支撐去做這個事情。
3、用免費的方式獲得流量(主要以微信為例)@覃叫獸
?
(1)活動機制設計得好,才能自傳播。
?
以前有很多活動,比如砍價、拼團等,這些雖然很過時了,但這里的一個核心思維值得學習:眾籌思維,就是為了達成一個目標,我一個人完成不了,但可以讓更多人一起完成,讓用戶參與進來更容易形成自傳播。
?
另外很多人做活動的時候,都是悄悄的去做,莫名其妙的上線了一個活動,讓用戶有點懵。所以在節奏把握上,可以向小米學習。先有預熱,再有報名和搶購,最后有活動過程的播放,讓整個氛圍熱起來,讓用戶更多去感知你活動的內容。
?
(2)找到你的種子用戶
?
通過免費的方式獲得用戶,還是要回歸的到原點,找到種子用戶。有哪些渠道呢?我覺得主要有三種:一是內部員工;二是合作伙伴或渠道商;三是原先在線下購買產生交易的客戶。
(3)平臺上的機制設置
分銷
現在很多電商會用到“分銷”這個機制,但有些公眾號會被封掉,實際上并非這個機制不好,而是方法操作不當。
分銷最大的作用并非用戶推薦拿提成,而是你的東西真的很好,用戶希望介紹給自己的朋友,那么如果你有這個機制,就相當于你多了一張傳播名片。而從社交貨幣的角度,用戶是基于認同你的產品,才會去幫你傳播,相關產生連接。
“換股”
“換股”,在傳統行業意思就是說互相持有股份, 但公司形式的流程會很麻煩,涉及到估值、股東參議等等。
但這個機制可以設計到軟件當中就會產生很大的作用,我們可以讓項目與項目之間互相持股,在軟件的機制下互推,這樣一個幾千粉絲的電商公眾號可以很快漲起來,當然,這個前提是,你們的粉絲群體是有重疊的,合作雙方對產品互相認可,誠意推薦的。
玩社群和電商的時候,很多資源其實已經存在了,你需要借助杠桿把一些資源變成自己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