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析小紅書品牌號提升準入門檻? 看這一篇就夠了!
yanfei 2020-11-03 10:52最近有品牌商家客戶咨詢,關于小紅書平臺政策走向的問題,
小紅書的商城入駐門檻未來是不是越來越高?
品牌號的審核會不會收緊?
小紅書內容運營的限制是不是越來越多?
……
諸如此類的問題。
首先,澄清不是內部人員,也沒有內幕消息啦?
不過,根據自己多年互聯網行業經驗和互聯網平臺的發展規律,可以分析一二。
小紅書商城的入駐門檻越來越高?
長遠來看肯定是趨勢,因為入駐商家越來越多,都看重小紅書的流量紅利,以及內容種草的特點。隨著商家增多,流量資源會分攤,入駐門檻提高,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短期來看,應該門檻不會那么快提高。
①小紅書電商是其商業閉環的重要一步。本來其電商業務就是挑戰者的角色,如果前期不放低身段吸引商家入駐,就斷然提高門檻,將會把商家拒之門外,是很短視的行為。除非小紅書要放棄電商業務。
②商家是小紅書的金主爸爸。除去資本這個大金主,商家一定是小紅書現金流的來源。小紅書不斷嘗試變現,目前比較明顯的變現渠道是平臺廣告——信息流廣告、關鍵詞廣告(詳情可查看《獨家分析 | 小紅書競價廣告怎么玩?》),而廣告主正是商家,商家入駐后才會更有機會投放廣告。
③目前的門檻并不低。商城入駐保證金2w,傭金15%,相對淘寶、拼多多來說,就是比較高的了。但在商家體量、用戶使用慣性上來多,小紅書都還是新人,所以需要在其他方面讓商家更容易入駐,從而建立可循環的電商生態。
品牌號的審核會不會收緊?
收緊是肯定的,并且是有目共睹的,去年上線品牌合作人平臺,今年品牌賬號更名品牌號,明天5月8日即將執行的品牌號審核費用300元/次(詳見文末官方通知),等等一系列操作,都是明顯的在收緊。
為何會有這種現象呢?
不少品牌商家在平臺中沒有“合法身份”,卻毫不掩飾的做各種商業行為,影響了內容質量,也影響了平臺環境,更有利用黑產手段來破壞環境,315的黑產曝光,最近的“電子煙”被封殺,小紅書提供了內容的平臺,但罪責卻都由小紅書來承擔,這樣只能逼著小紅書更嚴厲的監管商業推廣行為,收緊品牌的審核。
小紅書內容運營的限制是不是越來越多?
這個問題不言而喻。筆記違規、被限流、被刪除、不收錄等等,是紅薯寶寶最頭疼的事情了。這些問題的根源來自小紅書內容種草的亂象,赤裸裸的商業推廣,不斷踩到平臺紅線,被限制也是不可避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