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上KOL和KOC有什么不一樣? 究竟誰更好使?
yanfei 2021-03-03 17:53大家紛紛開始討論,KOL的頭部示范效應真的不行了嗎?KOC的大眾流量引導才是王道?KOC一夜之間成為最受關注的新詞,其實,KOC這個國內原創的概念,并非是突然出現。
最早淘寶、大眾點評上的用戶留言評論,其實就是一種KOC。國外2-3年起前誕生了Micro-influencer (小微博主)和Nano-influencer(納米博主)概念,這些詞匯和我們今天討論的KOC本意都一致。
在互聯網下半場,流量紅利瀕于消失,大V投放成本越來高的情況下,強調信任關系的KOC有崛起的理由。但是否真的“KOL老去、KOC當興”?
在KOC被熱議的當下,品牌主如何安排小紅書、抖音和微信等平臺上投放策略?KOL和KOC兩種形式各有哪些優劣點?
小紅書:真實消費體驗助KOC完勝
向來強調真實用戶消費體驗的小紅書,是KOC生長最好的土壤。
“粉絲數量就幾萬,叫KOL不合適,但單個廣告報價3、4000,叫素人也不合適。”2018年開始,MCN機構“侵塵文化”開始主營優質KOC運營,負責人林塵把“曝光量高,點贊收藏高,但粉絲在10萬以下的賬號”劃定為優質KOC。
事實上,這部分用戶占據了小紅書達人內容生態中最核心的部分。數據顯示:在5149位小紅書品牌合作人中,超過五分之三的品牌合作人粉絲數在1萬到10萬之間。
通常情況下,小紅書品牌方在投放廣告時,設定的KPI( 關鍵績效指標)會是單條筆記的互動數,即曝光度、收藏、點贊、評論、轉發數量。
筆者也注意到,在小紅書MCN通告群內,多數機構也會對贊藏數與粉絲數的比例,筆記近期點贊收藏總數等數據做出具體要求。
獲贊及收藏量已經變成衡量小紅書博主質量的重要標尺,筆者在粉絲數“1萬到10萬”及“50到100萬”兩個區間中,各選一位收藏及獲贊數量排名首位的博主,調取了兩個達人的筆記數據。
品牌方同樣在意的數據還有筆記閱讀數,對比這兩位博主的30天內的各項數據指標可以看到,盡管KOL粉絲數是KOC的6倍多,但其總閱讀量僅是KOC的2倍。再來看價格,KOC報價是KOL的四分之一。
同樣,也有KOL拿著64000元的報價,閱讀量卻只是報價4000元的KOC的三分之一。
一位國內化妝品品牌市場負責人的觀察是,小紅書上,粉絲黏性不高,很適合KOC,做品牌性價比會好點。想要商品轉化時就不太會投KOC,KOC帶不起交易量。這時候就會投高性價比的KOL,他們的優勢是可能會有“爆炸流量”,一條視頻能賣上萬件。
當然,也有一些新品牌更愿意親青睞素人及KOC。根據小紅書數據分析平臺千瓜數據,過去一個月,在多平臺刮起熱潮的完美日記口紅,小紅書的投放賬號中80%是素人或者說是KOC。
當然,即便討論熱度直漲,但KOC始終是一個新詞。“侵塵文化”CEO林塵注意到,大部分所謂的媒介公司會把素人當成KOC做資源賣,“幾百塊一篇的素人,越投越沒有用”。
另一家MCN機構負責人則認為,品牌方想花低預算,撬動市場沒有任何問題,只要玩法策略以及品控把握好,基礎內容堆積起來,就可以立刻秒殺劃水的KOL。而且,平臺首頁推送的優質內容也在逐步偏向KOC內容,有了平價替代的投放方式,能增加新鮮血液,大家何樂而不為?
抖音:KOC群毆頭部效應的KOL
不同于小紅書素人較多,用戶習慣性的刷筆記看評論,也異于微信朋友圈的熟人社交,抖音更多的是紅人秀場的花式推薦。
利用抖音的分發機制,品牌方往往會尋找一些素人,利用KOL帶起話題,再配合素人的廣泛傳播,能夠在短時間內使品牌快速得到高曝光量。位于北京的京逸傳媒,便是在抖音平臺幫助品牌方推廣的MCN機構。
去年大火的Stop童顏機,便是其投放KOC的案例之一。在產品發布沒多久,童顏機瞬間在抖音刮起一陣風潮,每刷幾個視頻,便能看到有視頻主在演示使用Stop童顏機。
“3天時間,我們投放了500個KOC來配合KOL,為品牌方提升曝光量”,京逸傳媒合伙人逸人介紹,“通常在一個產品知名度較小時,品牌方會先找KOL在抖音上帶話題發布,然后通過大量素人鋪量,可以迅速將話題炒熱。”
按逸人的介紹,抖音少于30萬粉絲,小紅書少于10萬粉絲的都為素人,也就是近期大火的KOC。隨著KOC在抖音的粉絲數量與發文篇數不等,KOC的投放價格也不等。有的幾十塊錢便能發布一篇短視頻,有的則需要幾百。
當問到此次投放的KOC價格時,逸人表示并非都像網上傳的不到200元一個,價格平均在100元一個。隨著品牌方投放的KOC傳播要求不同,價格也并不能一概而論。
由于抖音短視頻的特殊形式,品牌方所投KOC呈現的效果也有不同。有的是將自家產品寄給KOC,由KOC進行使用以及評測推廣,然后拍攝視頻進行傳播,有的是品牌方策劃好腳本角色,由KOC進行演繹,有的則是直接轉發品牌方的素材,童顏機便是最后一個。
在童顏機的推廣案例中,品牌方將自己已經制作好的十幾個短視頻模板,隨機分發給500個KOC,每個KOC配上自己的創意文案帶話題進行轉發傳播。借助抖音的推薦機制,在三天時間內,逸人投放的KOC在抖音上擁有87萬曝光,1萬多點贊。
面對投KOC就是為了帶貨的說法,逸人表示并不認同。“品牌方主要是想在抖音平臺上沉淀內容,尤其是大量優質的品牌正向內容。”通過KOL和KOC的配合,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效增強用戶的品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