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實戰增長小紅書新策略, 新手必看!
yanfei 2021-03-10 16:42作為營銷圈的同胞們,首先想到的當然是廣告和錢啊。不得不說,小紅書真的是讓人看廣告看的心甘情愿的平臺。從“發現全世界的好東西”種草PGC到“標記我的生活” 的生活方式分享UGC平臺,小紅書的商業化之路實屬不易。
而對于各大品牌來講,小紅書2億用戶,70%占比的90后人群,300%的用戶增長,以及每天近10億次曝光,是非常有力的數據,更加激發了大家想在小紅書平臺上進行產品或品牌推廣的想法。
?此時,“私域流量”這個名詞應時而生,私域的概念,是相對“公域”而言,將流量變為“私有”,還可以低成本的反復利用,這可以說是每個企業的夢想。
?為何“私域”不能解決增長問題?
運營復雜
運營私域的初衷是降低流量的成本,然而,在運營中你可能會發現,私域的實際成本并不低。
客戶的關系需要持續的維護,社群的活躍度需要不斷的刺激,這些都是細致且繁瑣的工作。
社群中大多是老客戶,面向老客戶提供多種多樣“福利”,確實可以有效的提升“復購率”,但是這并不足以讓潛在客戶產生轉化。
拉新困難
品牌的潛在客戶,在沒有對商品有足夠認知前,很難被單純的優惠福利打動,品牌廣告與私域存在天生的不和諧,不論品牌如何表達,客戶對廣告的認知就是利益相關的信息,有天生的懷疑。
這種心理導致了品牌的“私域”往往只能局限于累積老客戶,“潛在客戶”即使被導入到社群,也難以產生購買轉化。
那么裂變呢?在2019年,微信官方已經將這種方式的可行性打壓殆盡。至于其他流量分發型平臺,更不存在施展的空間。
不斷進化中的增長模型
既然私域只能做存量,公域流量又太昂貴,有沒有其他方式,能控制成本,又能帶來有效的轉化?
讓我們回歸到交易的本質:“建立信任”。
品牌,是由“信任”累積起來的集合體。相對于品牌廣告而言,新客戶更信任由“消費能力相近”、“三觀相符” 的 “真實客戶” 所輸出的內容,這類內容通常是購買的真實感受,或者綜合對比后的心得經驗,比起普通廣告,有更強大的說服力。
?
在消費影響力模型中,“個人感知” 在消費決策中的份額,被“他人評價”(O)和“企業營銷”(M)瓜分。隨著各類更強、更可靠的O的渠道的崛起,O的影響力已經占領高地,O的崛起直接削弱了M。
對于能夠輸出這類有價值內容的客戶,我們可以稱之為“KOC(Key Opinion Customer )”,“關鍵顧客” 。在社交媒體上,他們就是一個個“素人博主”。相比KOL網紅,KOC素人博主可能沒有大量的粉絲,但是他們的人設就是我們身邊真實的普通人,他們的意見更容易被潛在客戶接受。
在公域私域運營都很困難的時代,通過大量素人博主的“口碑內容”來連接目標客戶,或許是企業的又一選擇。
打造跟著品牌走的“有效流量”
在這樣的營銷理念下,我們需要制定新的策略,連接品牌與客戶的,可能不再是某個具體的平臺,我們期待的結果是,不論品牌出現在哪個平臺,用戶都能有足夠的認知,能夠跟著品牌走的流量,才是真正屬于品牌的“有效流量”。
在內容營銷的策略中,品牌并不一定要親自發聲,直接對接客戶,有效流量的概念不是一種場景,而是一種信任關聯。
用戶對優質素人的關注,來源于日積月累的真實分享,素人天生自帶流量引力,我們需要在各個社交媒體上,通過優質素人來為品牌發聲,來實現這一信任關聯。
與合適的優質素人建立連接,是品牌打造“有效流量”的新增長點,企業的關注核心應聚焦在以下幾點:
1、識別誰是適合你的優質素人;
2、與素人協作,共創優質內容;
3、追蹤數據,持續優化效果。
?
▲用優質素人鏈接潛在客戶
怎樣幫助品牌增長
布馬網絡能幫助品牌快速連接優質素人:能夠分析各類達人的粉絲畫像,快速建立品牌達人池;能夠動態追蹤品牌投放的達人以及數據表現;可以分析出內容傳播的規律,找出上熱門的最快方法。
?
▲賬號多維度篩選,定向匹配達人
?
▲可視化分析達人的人設、創作力、帶貨力
?
▲達人收藏夾,品牌“私域達人池”
用數據能力幫助品牌獲得新的流量增長,突破私域局限。